7月20——27日,学前师范学院“情暖童心——萌芽义教小队”社会实践团队的8名成员在指导教师谢梦然、王建云的带领下来到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与大同镇,通过亲情陪伴、义务支教、走访慰问、党史学习等形式,开展了以“守望天空,爱意直在”为主题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志愿教育活动场所主要在恒口镇智慧星幼儿园与大同镇宇辉幼儿园两所幼儿园之间进行,团队为幼儿园内的留守儿童们购买了许多小礼物:毛绒玩具、各类画笔、精致绘本、足球跳绳等体育用品。园长贺华山平易近人、敬老慈幼,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当中,通过和她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们深入了解到当地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乡镇幼儿园的创建概况、幼教行业的经验与前景;我们惊喜地发现学前教育在这片贫困的土地上依然如火如荼,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不仅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引导,也是山区人民教育观念变化的体现。


团队里的成员有的幼时也曾是留守儿童,有的还有单亲家庭背景。因此,学生们入园后,迅速进入角色,丝毫没有违和感,绿色的校服彰显着青春的活力,细致入微的服务意识令人赞叹,他们在与幼儿们的相处过程中,以爱为源、用爱相守,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践行有温暖的陪伴、有爱心的沟通。
本次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发挥专业特长,针对爱的教育、生命安全、党史学习、疫情防控等主题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幼儿园主题活动:艺术领域:《叮叮和咚咚》、《我心中的家》;健康领域:《健康快乐每一天》、《这些事情no!no!no!》、《防疫小常识》;社会领域:《重走长征路》、《我爱我国》;语言领域:《我的爸爸妈妈》、《我喜欢的绘本》;科学领域:《小雨来啦!》等等。这些活动既拓展了施教者参与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也激发了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与持续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学生们也深入陪伴孩子们的日常饮食与起居,白天为他们亲手下厨做饭,夜晚也在园长家中照顾寄宿的孩子们,短短7天时间的朝夕相处与孩子们结下了亦师亦亲人的深厚情谊。
7月23日,学前师范学院党总支书记石维才来到宇辉幼儿园看望实践学生,为孩子们带来了来自学院沉甸甸的的礼物——全体学生共同绘制的几十本精美的儿童绘本,并现场赠与幼儿园园长贺华山,园长接过沉甸甸的礼物,强忍着感动的泪光,转身分发给孩子们,拿到绘本的他们欢呼雀跃、爱不释手,学生们也针对绘本内容对孩子展开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只在教室,还应有更广阔的天地。7月26日,学生们带领幼儿园的小朋友走进了位于大同镇的“大同敬老院”。学生对老人们温柔以待,有的与他们谈天说地、捶背捏肩、端茶送水、悉心地修理手和脚指甲,有的拿起工具打扫院里内外,孩子们更是贴心地主动为老人们扇扇子,那一幅幅场景触动着周围所有的人。同时,学生们和幼儿们还一齐为老人们表演了十余个歌舞节目,不仅让老人感受到爱心的温暖,让学生们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面前展示了一种社会责任心与优良美德,让幼儿亲身体验践行中华孝文化,从小养成敬老爱老的思想觉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根植爱国主义情怀,更要润物细无声。7月27日,团队先后参观了恒口镇鱼姐村脱贫攻坚工作组与杜家梁革命遗址纪念广场,了解了当地乡村产业发展与脱贫工作的情况;同时也带领部分幼儿瞻仰缅怀了革命志士的故居与雕塑,通过此行告诉他们,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曾经发生在我们脚踩的这片土地上,让孩子们重温先辈的光辉历程,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得他们幼小的心中萌发爱国敬党之情。

教育就是一颗灵魂撼动另一颗灵魂,身教比言辞更具有说服力,不用大张旗鼓,更不用锣鼓喧天,而是一代人将爱的种子播撒进下一代人的心田。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将更义无反顾地投身并耕耘学前教育事业这片圣洁的净土,在守望的天空下,未来为更多的孩子们带去爱的曙光。
